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一切皆達彼岸

 

提醒自己不貪。

吃多也未必消化得了、消化得好。

所以最好吃多少是因人而異。

學習也是一樣。


學習,是一連串聚沙成塔,點點滴滴滿足的過程,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只是,塔終究要還歸於沙,

重點在這之中帶出了什麼。

又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

所以毫不投機取巧反而是為學成就的捷徑。

而不知如何學起,

則不妨把自己看得笨一些,

多些勤勉好好的做,就算做得看似守拙,

也拙的夠純,

這當中的反復也足以讓自己有所領悟。


學習,

是方方面面的事,

總不要落得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下場才好,

以免心為物役,主從倒置,甘住顛倒。


文末,以《心經》的最後一句祝福大家,

那是一句成就圓滿的咒語 

一切皆達彼岸。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臣服真正的自己,活出正向的中立性,是在真實中修行

 




楊博士釐正許多人對中道的誤解,清楚解釋什麼才是中道,避免我們帶著錯誤的認知、概念修持。此收錄內容含許多十分珍貴的提點,歡迎有緣者用心聆聽。

本段文字摘自楊定一:向內轉 vs. 中道(YouTube)標題介紹

我們常講「回轉到內心」,而回轉到內心最好的方式也就是採用中道,或友善的中立性。這個機制含著怎樣的奧秘,而可以為我們消除修行或追求真實路上的阻礙,帶領我們回歸存在的家? 這個星期,楊定一博士的分享為我們闡述這個機制,撫平頭腦的不安與困惑,讓我們一同走上回到心的路,一起回家。


內容要點:

一切的答案不在外在,在內心。中道的中心理念是臣服--Let it be,把樣樣都放過,回轉到真正的自己。一切都好。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眾善合和




 

以個人生命的經歷作為小我觀察的出發,

在自己的角度,一切所歷是眾因緣「簇合」而成。


以白直的話來表達,

許多美好的成果、得之不易的品物、正確的方向、......等生命中的現象,

都不是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努力、能力所能取得、辦到。

所謂集體的聰明,在於無限的平等心當中的流露,往往可以見證生命的奇蹟。

許多難以突破的關卡、生命陰鬱的闇殼,是眾善的運作而能超越、讓心脫離,

這種超越、脫離(不是生命的了斷)是瞬間的,並不是逐漸的。

讓生命透進光的,是不愚昧的平等心使然,也是堅定正確信仰的嶄露--那些不違古來大聖人種種提點的信仰。


先把自己做好,學做好一個好人,再學辦好事,

有世間法的基礎,就有能力學出世間法。

這樣的提醒,反而是成道的「捷徑」,可以減少很多的虛耗。

千經萬論,都同樣的可以將您、我帶到真實的大門口,

只是接著自己要不要走進去還是進進出出,

仍憑自己的信念,

更好的說法是願力。

願力是一種推進力,在人的生命中要成就什麼,願力是十分重要的。

沒有發過願者、願力不夠者,即使透過千經萬論被帶到真實的大門,

仍可能只是見證了這些,而難以或不會自真實的大門一門深入,

是的,被現象、世界帶頭。


不少堅定信仰者已安然於真實門中活出生命的光。

若要讓自己的生命活在真實中,

請向著這些已然成就的大聖人們好好的發個願--讓自己醒覺,不要再迷失。


現時世間變化的步調是倍數快的,或許快到不得不讓人奉行除法的人生,

好讓自己專注在正確的方向。

許多新的AI應用工具帶來了眼花撩亂的開展,

是危機也是轉機,

而正思維及紮實的基礎能力反而可以順應這些轉變而不是被牽著鼻子走。

所謂的前沿科技也或許可以表達為末端的物質匯聚,

差別只在自己怎麼看。

一味追逐前沿科技,被現象牽著鼻子走,人也可能愈活愈迷惘、愈個性化。

畢竟一些被普遍使用的AI工具是強大的整合利器,但不是如同人心能感受的發揮器,

可以帶出許多的知識卻也容易造成不安定的現象。

心為物役,自然迷失而更難窺見真實。

比如一個人有物質的財富,其實是過去財富布施的「前因」所帶出的「後果」。

因為財富的布施,那股業力帶給許多生命利益,

轉啊轉的然後到自己的身上而富有。

舉例來說,Buffett之所以非常富有,

主要是因其過去曾行財富大布施而有現世的巨額財富,

至於其備受推崇的投資理念、技術及公司經營只是附帶的產物,

Buffett買進什麼股票標的、相關看法等其實都只是掩眼的現象。

非其這麼富有的真正原因,

業力也可以被很現實的註解。

是的,他注定富有,

而且未來還會大富有,也只是如此。

原因是,他是個奉行財富大布施、利益生命的行者。

想要有錢且能安心,請善待生命並且奉行財富布施,

當然如果能成就布施波羅蜜(布施解脫)則更好。


眾善和合不思議,許多的成功在自己的角度非是小我的聰明所能做到,

而是美好的眾匯聚而自然達到,

自己的付出、努力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毀而毀人,也自有其極深的演繹而非人的認識能夠理解。

眾善合和,一切感恩。對生命真誠的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課,

有別於口是心非的謝謝,

是因自己的渺小而見證生命力量的奇蹟因而沒有了妄念的白直感謝。謝謝。



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要點提醒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所有相,即是真實。由相無相,應見如來。


以上兩句法語出處:

➊ https://tripitaka.cbeta.org/T08n0235_001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8 冊 » No.0235 » 第 1 卷

T08n0235_00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1卷  

No. 235 [Nos. 220(9), 236-239]


➋ https://tripitaka.cbeta.org/mobile/index.php?index=T08n0237_001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08冊 第 1 卷

No.23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卷)【陳 真諦譯】

No. 237 [Nos. 220(9), 235, 236, 238, 239]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的核心提醒





分享幾段自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摘錄的內容給大家,

頭腦不可以想到這些喔~


一、楊定一博士《好睡:新的睡眠科學與醫學》

〈02 要睡多少才夠?


沒有一句話、一件事、一個觀念、

一個理念、一個結論、一個判斷......有絕對的重要性。


這幾句話,

已經包括「全部生命系列」所有想表達的重點。



二、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全部的你》

〈全部的你,是人類的偉大傳承〉


所有強調大智慧的法門的經典,都會提到「無思無想」,會提到「把腦落到心」,甚至強調「空」。這個「空」,跟「有」不是對等的。透過現在的語言,它們就是兩套不同的邏輯系統--有,是相對的觀念;空,則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包括「有」「形相」「一切」。

這是幾千年來,大家覺得最難懂的,但它反而是最科學化的。我們任何人只要追求,只要去深究,自然會得到這個答案。

假如,這個答案是透過體驗得到,尤其是全面的體驗,就像每個細胞都浸泡在這個體驗裡面的話,我們人生會突然改造,就像重生一樣……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整個人生只是一場大幻覺,您在當中尋找什麼?

 


找到一個人生最值得解決的問題,然後盡心盡力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人生可能好過只有解決許多普通的問題。問題所帶來的後續應處呈現了一個人生命的資源配置型態。

許多人在生命順遂的時候往往很難察覺許多行為相應的不良後果,寧願積極的把握眼前的良好現象並想要不斷的繁衍下去,這不能說是錯,然而起心動念往往多了起來,有愈來愈多個人的主張、規劃,但是,還是要再提醒一遍,這些愈來愈多的個人主張、規劃,未必是一個小我能夠預料得到其不良後果的,所以有物極必反、高低往復此類的說法流傳。甚至自己也傾向認同一個活在順境中的常人要醒覺過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難度非常高,即使表面上好像聽懂、看懂許多大聖人的告誡、提醒,卻最多也只是結個法緣,無法或難以讓自己真正信服而落實(活出真實)。畢竟無法離欲,就只好陷入,甚至是深陷。皈依法,離欲尊,必須先知道讀這些大聖人的作品是為了什麼。

反過來說,當一個人陷入生命中的失落,反而有機會讓自己的人生得到一個不得不有所整頓的機會,卻也要看個人機緣如何,不一定接著就是好的開展。

生活上很多表面不合理的現象,比如欺壓凌辱等,您、我都可能遭遇到。當遇到時,請記得當面好好的說出對方的哪些言行讓自己感覺不被尊重、不舒服或受到傷害,如果是公開的場合則更好,請對方避免使用冒犯式的言行,也應視情況請第三方協助處理來保護自己。甚至自己可以記錄這些事件(依人、事、時、地等)並透過合理的管道請求有能力處理的第三方介入調查(當然自己需承擔所表達之內容適切與否、手段合不合法的後果),避免不斷加劇的惡性侵害內心的良善,甚至因起衝突而類化的下場。也要記得長養善根,避免組織惡性化,陷入認知失調的狀態而備受侵害。如果自己因此不得不離開(絕非結束生命),也並不可惜,以免自己成為像在活火山口附近上班的勞工,由於很難避免不吸入有毒氣體而因造成自己重大傷亡、短命的現象。以上略提。


真正重要的是,

您、我都想要自這些現象中找到什麼?


或許是延續好處的妙方;解決苦難的良法。回到之前說的,您、我是要解決什麼人生問題,好讓自己能夠得到相應的好處?


大聖人的理解是,

整個人生只是一場大幻覺。

而您、我在當中尋找什麼?


若這個大前提是十分正確的,那一切也就只是如幻而解,可以輕鬆的絲毫不掛心。但如果這個大前提是錯的,人也只可能住在你、我、他的世界,受業之力的擺布,迷於人間,苦樂相逼。然而對這個前提的檢證,還是得看您、我要不要親證--透過善知識進行正思維來檢證。


這個前提,是一個走向絕對或相對的道標。


當然您也可以透過反證法,讓自己投用極多的時間、資源來得到一個人生不可能不是一場大幻覺的結論,因此反而會更加重視這得來不易的成果。


選擇不同,開展不同,卻也只是一體兩面而已,

仍是一體。


當累了、害怕了,自然會想多休息、免除害怕。但之前,多是不斷的挺進、延續小我的主張。害怕跟免除害怕,是大多數人會經歷以及努力的方向。想不到的是,終極的療癒竟是坦然的接受一切,恁來恁去,直到清楚那恆常不變的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安住常寂光,一切圓滿,任何小我的主張都不再是妨礙。

要通透到底,大前提必須是正確的,其後才可能體會「一切皆達彼岸」的圓滿狀態(如果還能有什麼狀態可言的話)。


整個人生只是一場大幻覺,

而您、我在當中尋找什麼?


有些事物,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遠離--那些致令顛倒的。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價值投資的奧妙 : 你買進的決定了將來的價值

 



投資,

有些公司的股份是鳳毛麟角,

取得,價值的長期趨勢是上升不亡的;


有些公司股份的價值如同會下金蛋的雞,

可讓投資者有很滿意的收穫;


有些公司股份的價值如同一般的蛋雞,

持有可得一般收入;


有些公司股份的價值如同很少下蛋的雞,

鮮能讓投資者收益;


有些公司股份的價值如同生重病的雞,

面臨生死存亡


如果用會下金蛋的雞換取鳳凰是投資上增加財富的作法。而如果是往下換取,賣掉會下金蛋的雞換取其他類型的雞,財富的毀損指日可待。

投資可以十分理智,不必聽專家怎麼講,自己應先有識之之明。基本上,即使用高價買到鳳毛麟角般公司的股份,長久也不用擔心沒有資產增值的情形;但如果用高價買到一般的蛋雞,那可能是自己應再提升投資素養。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以為的無為



在自己,是一向避免且不喜歡一些消極與否閒言語的評論。依自己的理解,比較正確的說法會是:積極作為者或許消極於無為;積極無為者或許消極於作為。消極與否的評論只在乎自己的立場意欲而對立評價,可能忽略的往往是自己消極的面向。而人所以為的無為,其無量義可以是包涵一切積極、消極的動與不動的,甚至連一個人的官能所無法接收到的也都含括了......。

當一個人自滿的評論何者的消極,其實也只表示了一個小我的意欲如何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說自己並不了解也或許不想了解的話,這樣的人不管是誰,終有一天、某個時候,或許對自己之前所說的都不可能盡信甚至難以維持自心的正常。能夠包容與尊重其實沒有不好,以免陷入一類高並非高、明並非明的境地,耽誤別人也耽誤自己。

更清楚的說:如果自己深陷連兆分之一都不到的可能性而難以自拔或不願自拔,那可能忽略的是其他的可能性(1減兆分之一不到的可能性),而這樣的生命會是更好的嗎?答案也只見仁見智。



我思,故我在

那,無我呢?

一切都在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要活出真正的豐盛不容易嗎?真不孤單的成就


.•♫•♬••♬•♫•. .•♫•♬••♬•♫•. .•♫•♬••♬•♫•.

無論是努力於事業或正精進於宗教,大抵人所追求的是生命的豐盛。取得更多、更好的物質;讓自己自物質世界抽離,都是為了豐盛這樣的目的。


所謂的顛倒只在乎自己站在哪一端來看,反正只要心不孤單、資源足夠,似乎這樣也就可以了。為了所謂的聖道而讓自己經歷一般人難以理解甚至不能理解的種種,這樣的取捨決定仍須自己衡酌並且面對。


一路走來,是面對很多的過往以及認知上的重大調整,轉變並非當然是舒適愉悅的。而與其勸進,不如依照絕對能安心的提點,好好不斷的提醒自己。畢竟是絕對來找你、我,只要個人因緣成熟,自然能契合,倒不是自己到處尋找絕對。


而真正重要的就只是那一點,多的或許不妨當作知識看待。以世俗的學習來比喻,以為自己知道了跟真正練出來,當中的差異自然是十分巨大的。


當自己注意到有愈來愈多的已知逝去;愈來愈多未知的將待發生,也就只好住定在不可知,選擇活在當下,最可以讓生命沒有了遺憾。稍微觀察,抱團取暖者有,然而真不孤單者多少?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中,《豐盛》是十分重要的一本,至於是否有緣活出真正的豐盛仍須自己真心自處了。真不孤單肯定是生命最高的成就,不是像仙女棒一樣燃燒時揮灑得精彩,結束後卻是相對的冷清。


人對自己身分的誤解,造就了難以計數的輪迴現象,遍歷艱苦、高低往復,甚至還有堅決往物質面向去的。所謂的顛倒,只在於自己站在哪一方看待,而已經解脫者,自不再有顛倒可言。所謂的豐盛也在於明了自己的心能並讓生命平安吉祥,離苦得樂。


人眼所見,人之所計只會是片面的。看不到、想不到的自然是全部。所以相對跟絕對似乎自然有了個合理的涵攝關係,就只在於自心如何選擇。感恩生命的豐盛,謝謝。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吃虧上當,能若無其事,有福報!」

 


(YouTube視頻)圖附連結

淨空法師: 吃虧上當,能若無其事,有福報!


一段整合虛實的影片。人可能會因不甘所失而餘孽叢生,然而深信佛法者心中自能明了一切都是意識,都是平等的。這段話不是要大家淪為傻子,是非不分、善惡不察,而是要活出真正的自己必須透過讓心能夠澈底平靜的正法而突然回復真實,鼓勵大家從斷惡修善著手,幫助自己取得成就真實的資糧,當善根成熟到一定程度便容易契合佛所說的出世間法,而當能住定在不可知,一切虛設也都可以放下了。

恭祝 感恩



星雲大師好文分享〈信心堅固〉

 


                                                                                 星雲大師

好文分享(文字附連結)

本文選自星雲大師全集之
  • 第五
  • 類【文叢】 / 
  • 188-193星雲說偈(共6冊) / 
  • 188星雲說偈1 / 
  • p141 信心堅固
  •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3146),歡迎前往品讀。



    p141 信心堅固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古德

    三十三天,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分。佛教認為宇宙中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我們所居住的世間,具有情愛、飲食、睡眠等諸多染欲的生存狀態,以物欲為樂;色界,這裡的「色」,是指物質的形色,色界的眾生雖沒有肉體的情愛、飲食等欲念,仍具有清淨的色質,以禪悅法喜為樂;無色界,是指沒有任何物質狀態,完全清淨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的眾生,以心識住於甚深禪定。

    欲界裡有六個天,即俗稱的「六欲天」。六欲天裡有個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並不是最究竟,也不是最高的,就像一般人常說的「天外有天」。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天人的壽命很長,福祿很多,功德很大,是我們理想中的高人。然而,這些天人、神仙在哪裡?在九霄雲外?或在天外之天?其實神仙也只是人格崇高的有德之士、有道之人,這許多九霄雲外的神仙,不是無緣無故成仙。世上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彌勒菩薩也要經過多生多劫的修行,才能成就;佛陀之所以成道,並不僅是六年苦行就可以成道,而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磨難,一步一修,千劫千應,才巍然成佛。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諸佛都由凡人修成;佛是已覺悟的人,人是未覺悟的佛。佛與人的不同,在於一個已經覺悟,一個還沒有覺悟;一個已經完成自己,一個還沒有完成自己。所以,神仙也是凡人修行出來的。我們理想中的神仙,能幫助人間解除苦難,能給予人間幸福安樂,因此成聖成賢。然而凡人心志不堅,常常隨境界流轉,退失修行的信念;不能堅持成佛的一念,不能忍百苦、耐千憂,希聖希賢就只是人生的海市蜃樓,渺茫無可期了。

    這首偈語主要啟示我們:人人都有佛性,佛的世界並非遙不可及。一個人如果心中有佛,眼中所見都是佛的世界,耳裡聽聞都是佛的音聲,鼻子所嗅都是佛的氣息,口中說的都是佛的語言,身體所做必定是佛的事,那就是置身於佛的世界了。因此,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都自我期許「我是佛」吧!

    二○一二年五月十九日刊於《人間福報》



  •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為何要活出真實,如何活出真實

     


    懷持要讓生命活出真實的懇切心,

    謹慎的依佛教的四法印驗證所接觸的法門

    以取得能入佛知見的正法。

    心能與佛相印,

    自然和真實共振。

    讓自己住不退位,

    回復真實,

    成為圓滿,

    豐盛就是自己生命的常態


    說了好多,無非就是要讓生命豐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善常倍善於己;為惡常倍害於己,複利、複損作用而已。一個人所「給出」的,自有其相應的後果,能不慎乎?

    以佛教的波羅蜜為自己處世的準繩,重點在究竟解脫因而自在無礙。陷於常人知見上的經營,仍要受制於小我的業力而流轉。奉行佛所說的,到了最後,連所謂的佛法都應放下。是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楊定一博士帶領大家這2個月來的共修,已畫上圓滿的句點。往後就是不斷的溫習這些課程(課程可以反覆聽),澈底內化這些重要的提醒於生命。一個人要打破負面迴路的制約力、自習氣走出,若沒有佛智慧的幫助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難度非常高。而真實的妙智慧有足夠的力量可以讓自己脫離這些生命中可怕的泥沼。

    今年的共修到2024/9/15日前都仍有購課上的優惠。這2個月的課程,其內涵的價值遠倍於自己所付的金錢價格。個人也深以為無論是方法上整合的綜效、言語之力的透澈、聰明智慧的深廣,這些楊博士所帶領的共修課程所能帶給生命的利益(好處)是必要且充分的。聽其一席話,勝讀十年以上的書。這些課程帶給生命的法益,不會只是一生受益,甚至可永遠陪伴自己,個人以為至少可以讓自己目前的身心靈有效的好起來甚至是大幅度的好轉。

    心,向前行,感恩。在這裡也要表達對陳夢怡大德的感謝。謝謝陳夢怡大德帶出的讓生命豐盛的作品,否則好多人是沒有辦法收到這無異於佛法的偌大恩典--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及相關課程,感恩。

    聖言,每個時代或許皆有新出,唯內涵卻是那不變的永恆。全部生命系列相關人士的投入運作,讓當代的我們能夠有效的契合真實、大大的降低頓悟佛法的難度,十分難能可貴。非佛教信仰的朋友們,也可以透過全部生命系列作品而自得心開,不會有複雜的宗教知識的障礙,讓自己於接軌真實更順利,而能與究竟圓滿的祂同在,因而真正永生,畢竟一切都是意識、沒有不是意識的。也祝福大家活出真實--生命真正的豐盛。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死生之間

     



    如果不能真切的面對死,

    則無法正確的理解生。


    由最後開始頭處理,一切簡單的多。


    感恩並且善待生命,即使遍體鱗傷。

    過得去的,也放過;過不去的,也放過,

    生滅的虛妄並不是自己,

    所謂的成就並不是全面。



    若依憑的是自己精雕細琢的腦,則也要知道終有一天腦會崩壞(collapse),很突然且十分劇烈,猶如一件細緻的雕刻品其結構突然大幅崩壞。

    所以,這樣的物質真能依憑?不行的。

    莫忘心,

    請讓腦落入心,

    可以善用頭腦,然而卻不要指望頭腦並以為依歸,這種生滅不已的東西並不可靠。好好的理解這些,習慣用好心生活,就簡單些。



    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

    直白省問:搭建的,是什麼?

     





    佛學、學佛,這當中的差異與其間的穿梭,是不少志於聖道者會經歷、感受的。


    學而不行則罔,行而不學則殆。遠離顛倒以臻涅槃,自己的把握如何?於是仍須依循古來大聖人的正確知見,走上所謂反復工程之路--一條沒有路的「路」。而這樣一套反復工程,要搭建而出的又是什麼?在自己的認知表達是這樣,於是悖論又因此而生......


    一、正知見及深化之。務必要先取得正確的知見、須謹慎避免陷入二元偏見。多親近大德、善知識有實質的助益。正知見有十足的力量可以讓自己安心面對生活。

    二、一切都是剛好、一切也只會是剛好之回復上的經歷。畢竟自己過往無知、徒造冤業,讓自己的生命不得不歷經高低、上下、前後反覆的經歷,那麼,您真的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三、澈底的信仰與生命的奇蹟,原來只需要接受並且放過。以正向的腦神經迴路信仰到底。

    四、我是誰?小我只會是夢幻泡影般的存在,真能明白這樣的認知?或只是「我知道」實則陷入迷思而不自覺的虛妄?

    五、一個人生命中的苦難其實是恩典,甚至有機會保自己至不退位,從此清清楚楚、一切自在如意並讓生命活出圓滿。




    正知見是解脫小我的初步,

    有了正知見還須不斷的深化。

    期間個人可能遭逢種種凶險,是頗有唐僧取經艱苦的感受,

    表面上許許多多的不如意、種種困境的考驗甚至彷彿遭受天譴......。

    如果信仰夠澈底,可以窺見生命帶來的奇蹟,

    因而一路達到不退轉的境地,

    從此全部再跟小我不相關,

    一切只是夢幻泡影、

    明朗自在,

    也沒有什麼可留戀、

    可怨憎的。


    清清楚楚的、不再被現象騙走。





    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解離惡壓,讓生命透氣,一切簡單的多

     

    要有勇氣脫離有毒的關係,

    否則只是不斷在暗示自己:

    沒關係,即使因此讓生命受到不小的傷害也可以。

    因此習慣被傷害、生命屢屢瀕危甚至......走上絕路--

    殘害別人的生命;自殘。


    這是不可以的。


    其實,

    沒有勇氣跟有勇氣也只是一線之隔,

    對生命好的,試著做看看也是一種選擇。


    於是,

    最多就只會是壞的走,

    好的來。

    一切簡單的多。



    2024年7月25日 星期四

    中道㊜所遇,平安㊥吉祥

     

    生命中的所遇,

    有些帶來的是如佛般影響生命的豐盛;

    有些帶來的是如魔般扭曲生命的萎縮。


    每段能為自己的生命造成什麼的際遇,其實總歸恩典。


    不覺時,不斷培養自己頭腦的神經迴路,

    陷自己於顛倒的認知並且習慣了;

    覺時,不斷培植自己頭腦的神經迴路,

    要讓自己的頭腦習慣回復真原的「新常態」(其實就只是回到根本、原點,也是最舒適的狀態),

    以免自己的頭腦掉進頓失所依的恐懼(甚至是大恐懼)而再轉回顛倒。

    所謂沒有回頭路的路仍須自己用時間好好的培養、

    諄諄提點自己的頭腦什麼才是對的。


    在自己的角度,無論再怎樣窮盡小我的深思熟慮,

    也只能選擇信服自古以來大聖人所提出的「對的方向」──

    那些以無與倫比的智識、經歷、精進,或說是圓滿的戒、定、慧所帶來的方向,肯定十足可依止。

    篤信什麼或堅不信什麼最多也只是帶出相應面向的境界產物。

    能夠遇到真正的大聖人,

    那怕止只有一位,也十分足夠。

    緣不在多,貴在能帶出自己生命正確的方向,

    即使用了相當多的資源結了許多緣,也不一定更實惠。

    而得到的未必是好,光是了解這一句,

    於所謂的道就有不小的突破。


    逆風中的行者,是較多的醒覺的機會及對自己--真正的自己的信仰;

    順風中的行者,能保持醒覺而不陷顛倒確實是鳳毛麟角,

    這些大覺者安詳自在、正本經營、不陷枉路,我們禮敬、讚嘆。


    輕重緩急、必要與否,也可讓自己思考生命的路要怎麼走。

    好好的走,

    即便路上遭逢凶險,生命仍予好的。

    問自己,不要問別人,這些關乎生命圓滿之種種。


    跟錯人,或許會下地獄;

    跟對人,或許就清醒了,

    所以該謹慎就謹慎;

    該放鬆就放鬆,

    於是再入世也無妨害,

    因為過程已是目的地了。


    人眼所見,皆能入計;

    人不能見,自不能計,

    而不能見者倍於可見者不止百千萬億倍,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

    天算不如宇宙算;

    宇宙算還不如真如算。

    你我所算的,就對了嗎?


    所以能計者,相對整體其實非常非常少、

    也只會微不足道。

    心跟腦的差異就是這樣的大,

    所以您我都要好好用心,

    讓腦落入心而消失它自己。

    好好用心經營生命,每一步都好好的走,

    向前行或回轉都無罣礙,

    也就可以了。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感恩ღ心,向前行

     


    感恩

    本次參與楊定一博士「心,向前行共修活動,課程所帶出的是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想。至目前所講授的內涵,整合了「呼吸法」、「靜坐」、「音聲帶動」(自發聲、頌缽、銅鑼等)以及楊博士請陳夢怡大德所朗讀的全部生命系列作品中至為重要的段落提點等,直接將自己交給真實,活出泯對待、絕能所的妙勝智,至此真覺是難能可貴的際遇。何謂真實,竟不能言、自不能言而安在。

    如果沒有佛法的基礎,共修內容中的許多段落也十足可以帶給一個人身體運作上很良好的影響,畢竟所講的是人體基礎生理且經科學實證的運作,並非自以為如何而獨樹一幟的學說,是傳承、整合了自古以來不曾斷絕的許多大智慧方法,帶來安全無虞的身體運作調整。也可讓自己有機會自忙碌、疲困的生活中暫時抽離,體驗一下聖人所說的「神聖空間」(這當然還只是頭腦的比喻)。

    而由感恩帶出的場,竟然可以讓一個人有效率的契合真實。愈是發自內心真誠的感恩,愈是不思議的影響。感恩,竟是一門這麼重要的功課,值得您我好好修持。

    在自己的角度,習慣透過現象、知識批判什麼,最多也只是在長養自己的分別識。評斷久了,區隔也就很明顯了,而如果您我想要回復到真實、意識,這個進程可能會是益發違和的情形,也可以說是自己耽誤自己了,然而是非對錯自己還是須清楚,這最多也只是對自己的提醒。是非對錯似乎是人人各一套標準,所以如何取捨,還是取決於自己。通往「在˙覺˙樂」或同樣的「覺˙正˙淨」,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值得「培植出」的方向呢?既然好多人每天都在進行洗腦的動作,那麼把自己洗到一個正確的方向,讓自己的生命接對頭也是一個十分好的選擇--圓滿的選擇,不是嗎。



    好文推薦(文字附連結):

    【楊定一專欄】要健康,守住鼻子呼吸



    2024年7月5日 星期五

    懂與不懂,所開展的生命光譜




    很多時候,想得太複雜,

    迷失了本心,反而忘了路該怎麼走。


    所以,簡化生活,

    反而可以讓自己更清楚而不易迷失。


    許多人常論述投資上的複利效果,

    期許自己的人生能有一筆可觀的財富收入,

    卻可能也沒有想到斷惡修善一樣有其複利效果,

    而且更是直接影響自己的生命。


    不斷的斷惡修善,

    猶如長期不斷的投資一家良好的公司,

    假以時日,

    奇蹟自來。


    反過來說,怙惡不悛的心,

    也自有其生命上的安排。


    在自己的觀點,

    要能真正的豐盛,

    關鍵在腳踏實地做對的事,

    一點也不投機取巧。


    ꧁•⊹٭ ⚜٭⊹•꧂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頭腦之困

     

    聰明病,聰明弊。聰明反被聰明誤。

    你我真聰明嗎?


    煩惱未來的事業,憂難了;

    陷於過往的情結,怨難消,

    一不注意拖了段時間,經過某個臨界點,

    滯怠感明顯起來,身心也可能憂鬱了......


    聰明的頭腦,往往會因為受到激勵而益發「精勤」,

    於是更加查人未查、發人未發。帶給頭腦的負擔是更重了,

    而且往往只有更重,路感覺愈來愈難走。

    為了1年強大近38倍,所以要做足365天每天1%的進步,

    只是我們不見得能選擇在哪方面進步百千倍以上

    而不會讓自己、別人的身心演變出現問題。

    於是經濟行為的機會成本概念提供了明智選擇上很大的幫助。


    也因此一個沒有聰明病的狀態,要如何做到?

    這恐怕得好好問自己,而且是個好問題。


    試著復生命的完整性,好好的當自己的主人,

    以反復工程的精神,活出自己最高的生命。

    而自己的頭腦永遠沒有辦法想出比這更好的方向。



    楊定一博士2024.07.01

    「心,向前行」全球線上共修

    歡迎想活出真實的您參加,

    將這一份大恩典帶到生命~


    此外,

    長庚生技的諧振活化水處理器

    至今年6月底前有不錯的折扣價

    對想喝好水的您,

    提供這則訊息讓您參考。


    ♾︎ 個人與長庚生技無一般消費者外之關係。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知、未知、不可知

     



    好好學習固然十分重要,

    活出真實(住定在不可知)

    這個重要性卻遠遠高於前者

    不只億倍。


    整個人生是一場幻覺,

    愈陷於頭腦的種種產物反而愈是昏迷;

    住定在不可知,反而才是醒覺。


    頭腦所識的是知;

    頭腦所盼未來之種種是未知;

    跳脫頭腦的以為,讓二元對立消失是住定在不可知。

    而住定在不可知是關鍵,

    因此而活出真實。


    《無量義經》德行品〉: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由於

    我們都很習慣在腦裡種什麼、繁衍什麼,

    所以,

    不要被虛妄給騙了。


    你我都可以選擇活出真實並且好好的運作人生。

    恭祝、感恩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雙軌並進

     

    斷惡、修善是雙軌並進的,

    也猶如人的雙腳,

    雙腳健全,

    人可以走得又遠又穩且安心。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出色與否,水仙倒影,自戀帶來的殘傷,心中明清的自解

     



    水仙,鏡中倒影,自一個人努力以來如果沒辦法歡喜自己,要能欣賞人生的美好不會是易事,也往往帶出許多衝突。行為其實也透露了一個人內心的狀態,不管是假裝或不假裝。《水仙》,一本十分良好的解傷書,透過許多故事輔以正確的知見帶給我們許多自錯誤中解離的指點。

    讀過不少楊定一博士的作品,就這本《水仙》,讓自己掉了好幾次淚,心中深埋的情結被掃出,「原來還有這些啊」的感覺,然後懷抱感恩、懺悔的心,讓心平復自己。生命中許許多多的創傷所造成的萎縮,或大或小,都很常見,能夠指引生命自創傷中走出,使自己療癒自己而安在,這是佛力,也可以說是真主的力量。認清真實的倒影,不管是自戀還是自嫌,都可以讓自己自小我錯誤的身分認同中走出,是真正妙智慧的活用,而讓自己「對了」。接對頭,內心一片明朗;接錯了,是一片阻滯,也是你我一道十分重要的選擇的課題。





    理智投資,猶如遵循良好的飲食指南,可讓自己身心安穩




    分享近日看到的好文,很可以幫助投資人少走冤枉路。如果還抱持著賺快錢、沒有辦法等待的心態,那麼自己可能就會是難以自股市中穩穩收益的財損者。

    懂得看人十分重要,而如果你不大會看人,要買到「正確的公司」難度可能是不低的。因為真正優秀的公司,都是由一群非凡的優異人士經營出來的,這些人有著良好的品格、避免邪惡的經營,且聰明、專業、精勤、注重環境的和諧、富有責任心及熱忱。謝謝這些好好的為國家、為社會、為環境、為股東好好努力的人們。投資好公司,人生挺濟事,是自己將幸福把在手上!


    如何不斷地從股市賺到錢?富爸爸寫給女兒的信:買股票,一生不能踩的3條紅線

    x

    傳記作者托德·芬克爾談巴菲特投資智慧:與優秀者同行 讓自己更優秀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運算的法則,安建與危建

     



    一個人如果連加減乘除、基本運算規則都不清楚或常出錯,

    學微積分是浪費時間的;


    一個人如果連好人的要件、運行都不清楚或常出錯,

    學佛是很可能多走冤枉路的。


    先把基礎打好,再來運算、學佛,

    這樣的路會較筆直、簡易的多。


    惡人用善法,常會轉出不少惡的面向。為什麼?

    因為心是自私、偏執於自己利益的面向的,

    所以很多運轉都是朝這方面進行調製。

    而當自己有善根也願意好好護持,

    自然能清楚看出什麼是破壞善根、殘害自己的行徑。


    有些人做不好的事臉不紅、氣不喘,彷彿周遭都在配合他,

    這對他其實是不幸的。

    這些行為就像在別人面前上演自殘還伴隨冷酷,

    很多方面不但嚴重萎縮了而瘋狂,

    等著的也並非其所盼的和諧美好世界,

    反而只是和他那些行為相應的境界。


    所以星雲大師說:「信仰佛教很好,

    明白「因果」的道理更好;

    明白「因果」的道理很好,

    奉行「因果」的法則更好。」


    信仰聖教是很好的,

    因為知道因果而決定成為一個理智的好人則更好,

    我們都可以自這樣的法則正確受益,

    生命也可簡化、透淨的多,

    因而更有餘裕回復圓滿的真實。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感恩&回饋,謝謝這一切帶來的豐盛

     


    自己的生命可以自楊定一博士的書籍、音聲作品、視頻得諸實益。為了回饋這偌大的恩惠,分享幾個連結讓有緣的朋友們可以親自造訪,讓自己有充分自得心開的機會。至於楊博士說得對不對、是否真如所說?還是須自己在符合最大安全性的前提下親自去驗證。也祝福大家都能圓證無誤、活出真實,將生活整合豐盛的自性,而能真正平靜、快樂,在大愛裡活出光。


    楊定一博士推廣全部生命的觀念,二十多年來主要是個人在時間、精力與開支上不斷付出,最多是交代長庚生技吸收舉辦座談與活動的成本。如果不是靠著楊博士本人、長庚生技和熱心朋友的支持,這些服務很難維持。不需要帶著商業眼光評判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收費的課程。事實上,任何好的、真正有益生命的活動本來就是帶著永續經營的理念在進行,而推動這一切的就是眾善心的護持。


    1.YouTube楊定一‧全部生命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totality-of-life/videos

    許許多多珍貴的音聲作品,可選擇符合自己需要的作品來聆聽

    2.Facebook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TheTotalityOfLife

    新訊息的公布

    3.用手機接觸相關課程

    於Android手機Google Play中搜尋「全部生命」(Totality of Life) / iOS系統裝置App Store中搜尋「全部生命」(Mengyi Chen)

    4.全部生命系列的簡式說明頁面

    https://totality-of-life.com/

    (小提醒)電子書與紙本書各有其優缺點,不見得通常書價較低的電子書會比較省錢也比較好讀。初接觸全部生命系列的朋友,也可以自圖書館藏中先行借閱,如果發現對自己有幫助再購書也很好。


    這些作品十足的可以陪伴自己一生,隨時帶給生命重要的提醒。可以為你省下的冤枉路並不只是一世的許許多多時間,而是多生多世的時間。畢竟,早點活在Sat-Chit-Ananda(在、覺、樂)而大平靜、大喜樂中還是比較值得的ꉂ(ˊᗜˋ),個人以為CP值無限大(*ꈍ꒙ꈍ*)




    右繞佛塔

              右繞佛塔的功德非常大。在臺灣一個可以右繞佛塔的地方是佛光山。《右繞佛塔功德經》佛陀開示繞塔有無上利益:遠離八難、具妙色身、儀貌端正、生於王侯尊貴之家、富貴多財、得生天上、得好音聲…終究得證圓滿佛果。造訪佛光山,不要忘記體會右繞佛塔,也請記得虔誠禮敬佛牙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