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全部生命系列 ── 中道共修( 2025.7.1~8.31 )

 

圖片連結本文來源網站


中道,中道到底
共修|7.1~8.31 ,在心中打開一個空間,推動生命正向的轉變


中道,是所有大聖人領悟真實後對人間的告白,更是貫通東西方智慧領域的關鍵。面對時代的劇變、立場的衝突、人生的起伏,中道是我們最需要的智慧與實踐,也是未來人類全新的正常。

走上醒覺的路,無論是為了答覆真實的問題、解開生死的疑惑、療癒身心或感情的創傷,最後一定會走上中道,也只可能走上中道,不可能不是這樣子。

「中道,中道到底」是楊定一博士第六次帶領的全球共修,陪伴大家輕鬆而享受地投入練習,與理論做直接的整合,在心中打開一個可以接受事實、接受眼前、接受現象千變萬化的空間,推動生命正向的轉變。


內容音檔可不限次數聆聽,歡迎您一同參與,推動生命正向的轉變~



不著心緣相

 

圖示連結本文來源網站


不著言說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心緣相,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教給我們的,你用什麼心學佛。你必須有這樣的心態,讀經不著文字相,聽經不著言說相。不但文字、言語不著,因為文字是言語的符號,都不應該執著,不執著名字相,名詞術語。像無著、法界、無上菩提,這都是名字相,名字相是假設的,假名,你喜歡起個什麼名字都可以,為了教學方便起見,起這麼多名相。佛教教學的專有名詞不能執著,它是假的,它是方便法,它不是真實。


不執著心緣相,心緣相就是我想這個是什麼意思、這一段什麼意思、這一句什麼意思,這是你的心緣相。統統都不著,那聽經、讀經,這是幹什麼?給諸位說,聽經、看經都是修定,讓你的心在文字上、在言語上,你不緣其他的,其他的妄念、雜念都入不進來,這是修定。


定能開慧,到智慧一開的時候,這經的意思全部都明白了,而且一點都不錯,你悟出的意思就是佛當時講的意思,你契入境界了。如果你著三種相的話,這就是凡夫,用現在話,佛學,不是學佛,是佛學,完全用自己的意思來解釋。這是佛法真正的難處。


佛法的修學就是戒定慧,修戒定慧的方法也無有定法。戒定慧本身不是定法,修學戒定慧亦無定法。你要理解戒定慧的精神是什麼,精神就是制心一處,沒有別的。你的心到處亂跑,胡思亂想,如何把它收起來集中在一處,這就是精神之所在。


戒是止惡防非,怕你起惡念、起惡言、做惡事,防止,這是戒律的真實義。定是收心,像前面我們常說的,放下執著是阿羅漢的定,比世間定高。世間定只到四禪八定,他還是有執著。阿羅漢把執著放下了,定功就超過非想非非想處天,就超越了,他就出了六道輪迴,所以是小乘定。雖然是小乘,跟世間法一比,它高太多了,世間法比不上。


大乘的定是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一般說這成佛了。在什麼時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他樣樣清楚,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無有定法,是真的,不是假的,真功夫!大成就!跟諸佛如來走一條路,一個方向。所以一切不可取、不可說,非法也非非法,不准你起心動念,用這個態度跟佛學,聽佛講經說法,遵守佛的教誡去修行,成就快!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五八集) 檔名:02-037-0558


全部生命系列 ── 中道共修( 2025.7.1~8.31 )

  圖片連結本文來源網站 中道,中道到底 共修|7.1~8.31 ,在心中打開一個空間,推動生命正向的轉變 中道,是所有大聖人領悟真實後對人間的告白,更是貫通東西方智慧領域的關鍵。面對時代的劇變、立場的衝突、人生的起伏,中道是我們最需要的智慧與實踐,也是未來人類全新的正常。 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