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想要學忍辱解脫,卻往往覺得力有未逮,為何?



 

       

        真正懂得放過才可能脫黏。喜歡跟討厭都會深化對象於心,愈是想著誰;愈是不想想到誰,對方便愈鮮明,甚至活了起來。然而,如果不清楚不管從哪個角落、哪個點都可以看到佛、看到主,則往往還是要陷自己於對立。

        一個人很難將造成自己痛苦感受的對象看作與其他是平等的,甚至刻意勉強為之也可能加深自己的痛苦。而聖人眼中不管是誰都是佛;阿彌陀佛;主;祂,是因為聖人可以從任何一個點看到圓滿、看見全部,這也是忍辱仙人所證得的。一個追求真實者,不能沒有此認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我不掛網,所以回復訊息的時間不定! 若有疑問請善用搜尋框或Ctrl+F查找先,謝謝。

供養、施捨,會把我們帶到哪

  供養、施捨的內涵, 如能正確的了解, 則足以讓生命具備成熟的因緣。 供養、施捨,主要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免除-- 免於受陷於物質現象而不受限。 又由於自己正確的付出, 自然受到諸外緣的幫助而能讓自己安然回轉到真正的自己的過程。 因對業力法能正確把持, 自然能一路安排小我不斷的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