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時之逝

 
 
一天很長,數十年很短,
 
一生至今一下子也就過了。
 
時間愈長愈覺其短。
 
自無始以來,遂覺時間不存在,也突然明白一剎那就是永恆。
 
只有現在,沒有其他。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良醫健康網



現今網路充斥著片面或錯誤的醫療訊息,如何覓得良好的醫藥衛教資源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有需要找尋好醫師以及相關的疾病解決之道。 良醫健康網是個不錯的地方,可以讓造訪者一窺何謂好醫師,心態決定了這些人的成就。 良醫健康網有很多可以參考、砥礪自己之處,能夠看到這樣的一個地方,我很感恩,也非常想分享。 熱門排行的文章有很多值得好好看,可以幫助自己和他人。 最後,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學會基本的救命術,因為最有可能幫到的,是自己的家人,有空務必查找一下資料。 此外,也推薦 << TOP1良醫真心話 >> 這本書,目前比較便宜的電子書是149元,供大家參考。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分享一篇星雲大師直指佛教要義的文章



全文引自人間通訊社,文章出處的網址: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4%BD%9B%E6%B3%95%E7%9C%9F%E7%BE%A9%E7%B3%BB%E5%88%97%E3%80%80%E4%B8%8D%E7%95%B6%E7%9A%84%E4%BE%9D%E6%AD%A2.html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系列 不當的依止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2017-02-19

在佛教裡,不管僧眾、信眾,最初想要學佛修行、發心入道的時候,都會尋找一個自己景仰、相應的善知識,「依止」他學習。「依止」,就是「依存」而「止住」的意思,也就是依賴有德、有力的人,跟著他學習而不輕言離開。

在佛經裡,佛陀曾在涅槃前囑咐弟子,學佛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但是今日有一些佛教徒,往往不能依照佛陀指示的「四依止」去學習,反而因為對佛教教義產生了偏頗的認知,或是一味的盲從追求,因此做了不當的依止,以致帶來信仰的危機。以下舉出數點錯誤的依止,作為佛教徒的省思,並且有以改進。

一、依神不依佛

佛教徒既然名曰「學佛」,首先要對「佛」有所認識和了解。佛是由人修行成道,是人格圓滿、福慧具足的覺者;佛所證悟的真理,能夠指引眾生如何消除煩惱、獲得身心安樂的究竟解脫。

相對的,神祇跟人一樣,都是六道眾生之一,或許祂們具有一些超乎常人的能力,但是仍然難免五衰相現,輪迴生死。所以佛教雖然承認神祇的存在,但不以神祇為信仰、皈依的對象,因為信仰神祇並非究竟解脫之道。

因此,學佛不能「依神」,而要「依佛」所說,佛陀告訴我們:業力自作自受,凡事有因有果,人才是真正決定禍福的主宰;我們唯有信仰佛教,才能從神權中解脫出來,回復心靈的自由,從而建立對自我的信心。

二、依人不依法

所謂「法」,就是真理,真理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我們依法而修,才能明理悟道;相對的,人有喜怒哀樂,有生死去來,學佛如果「依人不依法」,有朝一日,善知識往生,或感情關係發生變化時,不是增加自己的煩惱嗎?本來依止善知識,是為了淨化心靈、增長智慧,到頭來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困擾,真是得不償失!因此,學佛之初,固然需要靠善知識的接引;但是一旦入了門,就要依法而修,依法而行,如此才是正道,才能進入佛法的堂奧。

三、依迷不依智

學佛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轉迷為悟,轉識成智」。迷,就是不能如實覺知事物的真實性,而執著於錯誤的事理;智,是理性的,具有籌量、分別善惡的能力。

學佛如果「依迷不依智」,就會一直耽溺在五欲六塵之中,以苦為樂,不知出離。相反的,懂得「依智不依迷」,就知道學佛要從淡化物欲開始,慢慢脫離世俗塵勞的束縛,這時智慧就會漸次開啟,法喜禪悅也會不斷從心中湧出;若能進而發心將此法喜、法益布施給人,透過服務奉獻、發心利人的菩薩道實踐,最終必能「轉識成智」,這就是般若現前,才是學佛最大的利益。

四、依求不依行

人之性,在於「有所得」,因此一般人都把信仰建立在「有所求」之上。但是有所求,就會有所限;反之,無所求,才能無限無量。所以我們學佛,要從信佛、求佛,進而要「行佛」;你能行佛所行,就是在為自己累積功德資糧,為自己培養各種福德因緣。這就如同在田地裡耕耘、播種一樣,你播了種,還怕沒有收成嗎?當你透過「行佛」,力行佛的慈悲、智慧、平等、無我、忍耐、喜捨等佛法後,你所培植的各種福德因緣具足時,所謂「善緣好運」,這時即使「不求」,也會「自然而得」,所以學佛要「依行不依求」。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有的人依邪不依正、依寺不依教、依個人不依團體、依事不依理,這些都是不當的依止,也是不明智的行為;依止錯誤,不但無法引導我們走上成佛之道,甚至可能誤入歧途,所以學佛修行,如何選擇正確的依止對象,不可不慎。

為何要活出真實,如何活出真實

  懷持要讓生命活出真實的懇切心, 謹慎的依佛教的四法印驗證所接觸的法門 以取得能入佛知見的正法。 心能與佛相印, 自然和真實共振。 讓自己住不退位, 回復真實, 成為圓滿, 豐盛就是自己生命的常態 。 說了好多,無非就是要讓生命豐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善常倍善於己;...